top of page


纖維,海洋生物照吃不誤
英國研究人員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發現,深度300-1800公尺之間的寄居蟹、龍蝦和海參體內有微塑膠
1917876 紫針織灰破裙紅廢布當圍巾
NT$ 102 (30% OFF)
尺寸與試穿報告
F
-
+
1
ADD TO BAG
CHECK OUT
商品說明
發問紀錄(0)
退換貨服務
注意事項
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近日發表第一個深海動物攝食微塑膠的科學證據,證實距陸地污染源幾千英哩外的深海,也存在長度5公釐以內的微塑膠!
研究並與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斯塔福德郡大學的法醫和犯罪學系合作,進一步分析深海動物體內的微塑膠成分,發現全都是來自合成纖維衣物洗濯落下的「微纖維」,有聚酯纖維、尼龍和壓克力纖維等。
長度5公釐以內的塑膠物體統稱微塑膠,包括隨著合成纖維衣服洗濯或是從漁網釋出進入海洋的微纖維,以及塑膠微粒或柔珠。
此次科學家在深海動物體內發現的微塑膠是微纖維型態,成分包括聚酯、尼龍和丙烯酸(壓克力纖維)。科學家表示,微纖維的大小,跟從海面上下沉到深海中的有機物質差不多,許多深海動物就是以這些有機物質為食。
引自環境資訊中心(2016):深海生物吃下微塑膠,科學家:剖開全是人造纖維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