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命的牛仔褲
綠色和平發布一項調查,所有送檢的河流底泥樣本,重金屬的含量均超標,其中一個樣本的鎘甚至超標128倍,而另一個樣本的pH值更高達11.95
1917876 殘破毛衣與牛仔褲
NT$ 67 (30% OFF)
尺寸與試穿報告
F
-
+
1
ADD TO BAG
CHECK OUT
商品說明
發問紀錄(0)
退換貨服務
注意事項
中國東南角上的廣東新塘鎮是全國牛仔褲第一名鎮,全球每銷售三條牛仔褲,就有一條來自新塘。
但踏足新塘,才發現,它與真正的「時尚之都」相去甚遠,且危機四伏:原材料上漲、資金乏力、不斷上漲的人力成本、缺乏有品牌知名度的企業、設計水平低下,更為嚴重的是,當地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
當地流行一種說法:「解決不了污染問題,在新塘送你一棟樓都千萬別要!」
牛仔褲的製作,要經過設計製作、洗水、打釘、剪線和包裝等過程。其中,洗水是將牛仔布料做舊、顯出質感的環節。一條牛仔褲是高檔、中檔還是低檔,除了面料、設計,最重要的是洗水。而洗水的污水,大多未經處理就排放到河流中。新塘鎮大墩村的集體污水處理廠,已經停產一年多了。
董耀明說:「現在新塘的牛仔洗水廠多如牛毛。鎮政府去年花大力氣整頓了一次,拆遷了80家左右的洗水廠到新建的『新洲環保工業園』。但是小的廠太多了,他們哪裡會處理污水,都是私自排到河湧裡。假如前幾天不下雨的話,你會發現河水就是藍黑色的。」
在新塘鎮的泥紫橋岸邊,就堆積了不少藍色的絨布堆,像家用洗衣機裡濾網裡的沉積物一樣。前幾天剛下過雨,藍色染料流過的痕跡清晰地印在河湧邊。
在新塘海洋洗水廠做工的楊明(化名),半年前還在浙江麗水的一家鎖廠打工,工資每月只有2000元,他接到在新塘老鄉的電話,說這里工資高,每月5000元。「到洗水廠乾了兩個月才知道,印染、洗染……廠裡的工序要大量使用化學製劑,當地人告訴我,在這個行業做久的人生不出孩子」,楊明說。
楊明在廠裡做的雖然是壓皺這道工序,但是各個工序的人其實都在同一個空間內工作,另外一個工序,當地人稱為「噴馬騮」就是在衣服上噴射高錳酸鉀溶液,將牛仔做舊。有時要先噴後壓皺,有時先壓皺後噴,兩個工序的人就挨著工作。對於這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工人根本毫無防護。「夏天天熱時,噴劑就彌散在空氣裡,我們皮膚上長滿了紅色的疹子。」楊明說。
除了工廠工人的健康,東江下游民眾的飲水安全也讓人擔憂。東江是廣州數百萬群眾的飲用水源,新塘的高污染已經危及毗鄰的廣州市三分之一的市民飲用水安全。更嚴重的是,被污染水體沿江而下,威脅到臨近及下游的東莞、深圳的飲用水安全。
以上文字引自中外對話(2013):「牛仔之都」的污染之痛
已經染了色的棉布將在這裡被編織起來,到處都是藍色的,這些顏色裡摻染了酚類化合物和各種偶氮化合物,其中很多都是致癌的。
打磨產生的粉塵瀰漫在空氣中,為了更好的上色,這些細線在之前已經用火碱和酸劑加工過了。刺鼻的化學氣味,沒有任何口罩,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西方的顧客們,把褲子盡可能漂白。
不到兩米之外,我們發現了在全世界都被視為非法的噴砂法,它有將牛仔褲打磨做舊的功能,但這些細微的沙塵會直接被工人吸入肺內。幾年之後他們將很可能死於硅肺病。
這種簡易的口罩無法提供相應的保護,這些危險的微粒充滿整個工廠,石峰(片中的一位工人)也吸著他們,以及那些他為了漂白而噴灑的物質。很明顯的,這裡所使用的是次氯酸鹽,一種對人體極其危險的物質。
摘自德國紀錄片《牛仔褲的代價》
工人24小時拼命加班創造牛仔之城的奇蹟,其中這種看起來舊舊的,經過處理的牛仔褲最受歡迎,但你恐怕不知道,這種噴砂牛仔褲是用命換來的。工人用高壓噴槍把沙子噴在牛仔褲上,製造「破損以及舊舊」的效果,整個廠區煙塵瀰漫,幾乎讓人窒息,但長時間在這裡工作的工人,有的甚至連口罩都懶得戴。
無知真的是最可怕的敵人,他們不知道2009年在土耳其就是因為噴砂,讓超過100人罹患肺矽病,其中將近有一半不幸死亡,禁止噴砂幾乎是國際共識。
半島電視台記者經過長達1年的調查,揭發了單寧產業的真相,但要錢不要命的廠家,據說悄悄把噴砂工廠往其他地方搬遷,中國大陸血汗工廠之多,抓不勝抓,牛仔褲已經變成一種致命的時尚。
噴砂在中國大陸仍然合法,工人噴一條牛仔褲,只拿到台幣2元,說這些動輒好幾千元的名牌牛仔褲沾滿了勞動者的鮮血,恐怕也不為過。諷刺的是,這些時尚品牌在網路上宣稱自己關心勞工權益,絕對不用噴砂,但事實完全相反。
引自 TVBS新聞:小鎮年產2.6億條牛仔褲,工人血汗換奇蹟
我們發現,受調查的六間工廠之中,只有一家──東莞亮智服裝有限公司已淘汰噴砂工序,其他工廠的噴砂設施仍在運作,當中有些工廠更是向外宣稱已經完全取締噴砂工序,但我們發現他們只是將噴砂工序搬到隱閉地方進行,或是在調查之前把噴砂機拆裝收藏,收藏在外人難以接觸的地方,在品牌完成調查之後,再叫工人組裝機器進行生產。
因為要秘密進行工序,生產環境更形惡劣。同時,噴砂以外其他令牛仔褲破舊的工序都使工人身受威脅。工廠很少會為工人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不管是手擦(hand-sanding)、打磨(polishing)或化學處理(chemical treatment)時,工人都沒有受過正式的操作訓練,而廠方也沒有為他們提供眼罩或工業用面罩等保護裝備。
報告亦揭示了廠方對工人權益的剝削,包括工時過長、妨礙結社自由和不合理的勞動合同等,勾勒出中國農民工為生計犧牲健康和福利,為國際知名牛仔服裝品牌賣命的淒涼景況!
噴砂部的粉塵有時厚得令工人無法看見車間的出口。工人說噴砂工序對體力消耗十分大,也很難適應。招聘時,廠方會問申請打磨部職位的人是否「吃得苦」,也就是說,能忍受嚴苛的工作條件。由於越來越多年輕工人拒絕接受噴砂部的工作,這令廠方不得不提高噴砂工人的薪水,以填補空缺。噴砂工人約是人民幣300元日薪,而其他部門的工人只有人民幣100-200元日薪。噴砂工人經常抱怨他們身處環境中的粉塵數量和高壓的噴砂喉管。
引自由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SACOM)、國際工會聯合會香港聯絡處(IHLO)、國際乾淨衫運動網絡(Clean Clothes Campaign)及英國勞工權益壓力團體War on Want於2013年聯合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窒息的生產──危機四伏的中國牛仔衣飾工廠》Breathless for Blue Jeans: Health hazards in China’s denim factories
噴砂是一種以高壓噴槍將微砂高速噴在牛仔布料上來製造布料破爛效果的生產工序。
矽肺病是一種無法根治的肺病,病因是由於患者吸入含有結晶型游離矽(free crystalline silica)的塵埃。
這是其中一種最早被世人認識的職業病,時至今日,每年全球矽肺病死亡個案仍然數以千計。過去最受威脅的是煤礦和採石場工人,但現時密集的噴砂工序導致製衣工人染上急性矽肺病,患者往往在發病不久後死去。
土耳其政府過去曾允許當地製衣工廠採用噴砂,當地最少有57名製衣工人患上矽肺病而死去;另外,共有1,200個已登記病例個案。在事件發生之後,當地政府早已立法禁止牛仔衣飾及其他製衣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採用以微砂及二氧化矽晶體作原料的噴砂工序。自此,很多製衣廠商將這致命工序遷移到其他國家,如中國、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和北非地區。
2010年關注團體曾發起一場全球禁止噴砂運動,各大品牌瞬即回應會自律放棄噴砂工序。當年,幾大主要牛仔服飾品牌曾參與國際紡織品、服裝和皮革工作者的聯盟(ITGLWF)的全球禁用噴砂運動...。可是,今天發佈的報告卻揭示單靠品牌自律沒法保障工人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