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de in Italy 的真相
許多打著Made in Italy的鞋,事實上是飽受貧窮所苦的東歐工人製造的。調查顯示,阿爾巴尼亞的製鞋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有台幣20元,含加班費
1917876 破爛塑膠鞋
NT$ 72 (30% OFF)
尺寸與試穿報告
F
-
+
1
ADD TO BAG
CHECK OUT
適 用 活 動
全館滿$1200折$200 滿$2000折$300→
前往活動專區
全館$199免運→前往活動專區
商品說明
發問紀錄(0)
退換貨服務
注意事項
消費者誤以為他們在大型時尚連鎖店購買的昂貴皮鞋是德國或義大利製品,但其實許多鞋子是來自東歐血汗工廠的低薪勞工。這個事證明確的醜聞是由一項對於歐洲製鞋工業的調查所揭露,他們詳細的紀錄那些在英國上市的鞋,背後的非法低薪和令人震驚的工作環境。
廠商是利用歐洲鮮為人知的制度漏洞「外包加工貿易」(outward processing trade, OPT)協定。根據這項規定,公司可以把一雙鞋分成幾個組件送到低薪的經濟體進行縫製和組裝,然後以免稅的方式進口回原國家,並且將最後的成品標示為該國製造。
這份報告是由數位歐洲人權團體的研究人員所完成,訪談了12家工廠的179位勞工。他們指控OPT是「對於勞工、國家經濟和企業都是一條死路」,並且把它形容為「一條邁向經濟和政治毀滅的路」。羅馬尼亞的女性員工說,他們的丈夫必須到西方國家打零工才能負擔得起冬天暖爐所需要的材火。
一個男人說:「我和太太都在這家工廠工作。我們很高興可以找到工作,不過無法想像兩份工廠薪水如何養育小孩。我們的父母親和親戚幫不上我們,所以我們就只能依賴這些少得可憐的薪水」。
另一位員工Krisztina說,她們家必須自行飼養牲畜來養活自己。「我們有一個菜園和一些牲畜。我們負擔不起從店裡買肉,所以每天都得照顧牲畜,因為牠們是我們唯一可以負擔的食物」。
英國勞工權益團體「標籤背後的勞工」(Labour Behind the Label)的Anna McMullen認為,消費者必須被告知他們所購買的鞋來自何處。「把鞋子化整為零送往東歐低薪國家組裝再送回原國打上『歐洲生產』的標籤,是在愚弄消費者讓他們以為購買的商品重視勞工的尊嚴」。
「事實上,我們現在了解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工人的薪水低到他們無法支付一個家庭的生活所需,他們法定最低薪資和實際薪水之間的落差,甚至比中國還要嚴重。這種外包的方法是踩著貧窮的工人在賺大錢」。
McMullen 認為消費者傾向於把血汗工廠跟亞洲聯想在一起,但事實上這些勞工就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快時尚讓製鞋廠不能離得太遠,而且工資要能跟亞洲的工廠競爭,甚至超越他們」。「儘管長時間工作,並且在高度壓力下努力達成產量目標,工人們賺的,相較於有尊嚴的生活所需,只有1/4不到。『歐洲製造』Made in Europe已經不再代表『有尊嚴的生產』made with dignity」。
摘譯自The Guardian (2016): The expensive ‘Italian’ shoes made for a pittance in east European sweatsho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