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rashion main image mobile87.jpg
trashion_12_Eco-Friendly_Textile_Dyeing_

總有人得為廉價付出代價

 

工人陳林說:我每天工作15個小時,有時候16小時,中午我休息一個小時,早上8:00開始工作,然後至少到晚上 11:00

1917876  極破針織衫骷顱緊身褲

NT$ 16 (30% OFF)

​尺寸與試穿報告

F

-

+

1

ADD TO BAG

CHECK OUT

商品說明

發問紀錄(0)

​退換貨服務

注意事項

工人們連續工作30天,每個月只有一天假期。「所有的東西都越來越貴,一斤豬肉賣到16塊錢,蔬菜的價格也漲了一倍,上漲的物價要吞光了我們的工資」。

換算下來,他們夫妻兩個人一個月差不多能賺300歐元(台幣10,140元)。他們每個月都希望寄回家的錢,足夠留在鄉下的父母和女兒使用。

我們來到了這家為Kik生產9.99歐元牛仔褲的興泰服裝廠,負責人強拉森李說:「當時我想,這個價格實在太難接受了,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必須在4美元也就是3歐元多一點的價格生產出一條褲子,我們的委託人不願意付更多的錢......我想盡辦法在各個環節省錢,從原料到漿洗,就為了不超過這個價位......要從我們的客戶那裏爭取到一個好價格實在太難了。」

每條褲子李老闆會從Kik得到3.1歐元(台幣105元),而這些工人能從中得到的,就很少了。因為李老闆還要從這3.1歐元裡扣除布料、線絲以及洗滌店的支出,他甚至沒有太多錢去維護縫紉機。

老闆唐先生:「目前在牛仔褲上是賺不到錢的,勉強能餬口而已。客戶們還經常製造麻煩,這裡你剛剛和他們談好一條褲子40塊錢,他們又突然告訴我們這褲子只付35塊,無緣無故的,就這麼少了5塊錢」。

 

很多歐洲和美國的客戶付給他的單價少於4.3歐元,這樣的話每一分錢都很重要了。

這個工廠也明目張膽的進行噴砂處理。德國紡織企業多次的保證,他們將禁止供應商使用這個方法,但是他們當然無法完全確定這是否被執行。

這是紡織品工業的躲貓貓遊戲,被問起的話,永遠都是供應商的錯。

摘自德國紀錄片《牛仔褲的代價》

時尚產業一年兩季的傳統已經被大型服飾連鎖店的30-50個迷你季(mini-seasons)取代。

遠在印度、布達佩斯、柬埔寨的剪裁工廠必須對歐洲辦公室所做的設計變更作出超迅速的回應。臨時一通堅持鈕扣必須拿掉的傳真,就足以讓一家規模不大、管理不善的工廠陷入恐慌。

第三世界的工廠決不會對西方的零售強權說他們的訂單強人所難,所以工人們就是得照單全收把工作完成。

英國時尚企業的買家們專注於壓低價格,並且讓他們最新款的短褲在相關名人還在穿的時候盡快上市。他們也跟全球數千個供應商交涉。一家實際上只能生產2萬條牛仔褲的工廠可能被一張突如其來的50萬條牛仔褲訂單淹沒。他們只能把訂單再外包出去,給其他條件更糟的工廠。

 

當時尚媒體報導道德議題時,他們通常是指伸展台模特兒應該多吃一點,而不是成衣廠的勞工該怎麼吃。

摘譯自The Guardian (2010):Britain's appetite for fast fashion is pushing workers into starvation conditions

trashion_12_Eco-Friendly_Textile_Dyeing_
trashion_12_Eco-Friendly_Textile_Dyeing_
trashion_12_Eco-Friendly_Textile_Dyeing_
trashion_12_Eco-Friendly_Textile_Dyeing_
trashion 14 75 .jpg
trashion 14 73 .jpg
trashion 14 74 .jpg
trashion 14 76 .jpg
bottom of page